突出一个字稳达州粮食产量连续11年

封面新闻记者李庆罗石芊李佳雨如何实现粮食高质稳产,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的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达州市长严卫东答记者问时表示,达州作为丘陵地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耕地陡且人均耕地少的产粮大市,粮食产量已连续11年稳居四川首位。图为严卫东。封面新闻记者李佳雨摄严卫东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天府粮仓”这个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年来川视察时,给四川提出的要求,他希望四川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抓实,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自古就有“粮猪安天下”的美称,也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去年全省粮食产量达.8亿斤,创下26年来新高。严卫东说,去年达州粮食产量达到68.9亿斤,连续11年稳居四川首位。按人均每天消费一斤粮食计算,够万人吃一年。达州地区大巴山的腹地,耕地八成以上都是坡地,而人均耕地只有1.2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全国为数不多耕地陡且人均少的产粮大市。达州能成为山地粮仓,靠的一个就是“稳”字。“稳”就是稳定增加耕地面积和质量,是稳定提升政策的含金量,也是稳定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这三个稳破解了种在哪、谁来种、怎么种三个决定粮食产量的关键问题。“我们把稳面积当作稳粮食的‘起手式’,先有山地良田,才有山地粮仓。”严卫东介绍,围绕保护好产粮宝地,当地严格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建立田长制,同步建设高标准农田,实现耕地稳数量提质量。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预计到年全市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成为“水旱从人”的高产田稳产田。“我们把稳政策作为粮食的‘指挥棒’。我们农民朋友说种粮就怕政策变了,所以近三年我们除了8.5亿元粮食直补款,一分不少地发到粮农手中,市级财政还每年直接投入粮食生产资金4亿元,大部分用于奖补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和家庭农场主,以持续调动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严卫东说,好政策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山里来。万源市黄钟镇的一对90后新农人,去年就带领周边的村民复垦撂荒地多亩,全部用于种粮。有了这些年轻人返乡种粮,目前达州市的撂荒地已经实现了动态清零。“我们把稳定单产当成稳总产的突破口。”严卫东说,山地粮仓要想多种粮,种好粮,离不开好种子、好技术、好机具。在达州常年有多名农技人员,带领“土专家”“田秀才”在田间地头,当“田保姆”“粮小二”,推广应用良种良机良技。去年全市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全国的丘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在加快建设。年到年这三年间,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来北京之前,达川区的一位种粮大户告诉我,去年他用的新品种新农机新技术,每亩增加了17公斤粮食,所以今年小春他又多种了亩小麦。”“阳春三月正是春耕的好时节,目前达州全市的小春作物长势喜人,油菜花开,小麦拔节,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严卫东发出邀请,“诚挚地邀请大家到达州的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我们通川区金石镇的万亩梯田,品尝一下万源的黑鸡,开江的小龙虾,大竹的醪糟,感受一下我们巴山蜀水的物产富饶和农耕文明的历史厚重。达州确实有看头,也巴适安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zy/32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