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达州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在政策支持、平台搭建、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催生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同时也吸引着众多创客的脚步。
我叫王暾,是一名归国华侨,更是一名从达州走出的创业者。08年汶川地震后,我离开欧洲,回国创办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经过十一年的努力,减灾所研发的灾害预警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应用该技术建成的世界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已为民众和重大工程服务,连续成功预警包括芦山7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长宁6级地震在内的57次破坏性地震。
谁知创业路,步步皆艰难。以前的创业环境,机会和社会资源都是留给少数人的。今时不同往日,一轮关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谋划,让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创业者、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到了达州。
归国华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第一个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已经列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时间机遇,另一个就是达州所处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交通也特别便捷,离重庆、包括离成都也都非常近。重要的就是人才的优势,为了实现创业,既需要一些政策,也包括一些创业的软件环境、硬件环境,人才的条件,而达州的人才条件是比较好的。
加快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离不开创新载体、科技服务机构等要素共同构建的良好生态圈。
作为连接技术、管理、市场、资本、政策等一系列综合服务的平台,秦巴智谷数字产业园扶持了一批创新创业企业,不仅为创业者提供所需要的办公场所和政策咨询服务,还免除了相关费用,降低了创业的门槛。
归国华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秦巴智谷孵化园里所涉及到的企业类型很多,并且相当有技术含量,还结合了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创业成果跟达州本地的创业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反映了达州市创新创业的环境,也推动了创新创业的水平,跟成都或者更高一线城市是同步。
如今的达州,围绕“6+3”重点产业发展,加快了重大科技成果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并且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模式。
大力发展“双创”行动,鼓励科技人员、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环境也愈趋成熟。
归国华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博士:我能够感受到达州的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作为达州人,有效的服务到社会上去,能够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反哺家乡,服务家乡,我特别高兴。
达州观察
王元旦杨鹰熊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