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正值乍暖还寒时候。
三月亦有别名,“弥生”,是“新生”的意思。
一到春天,花草皆露新芽,初生之象。
植树节就在这样的三月,
恰逢3月12日到来,骤雨初歇,
在教学区的药王山上已然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九苞颜色春霞萃,丹穴威仪秀气殚。”
古时女子最喜用来染甲的凤仙花,其茎可祛风湿、活血、止痛,其子有治噎膈、骨鲠咽喉、腹部肿块、闭经之效。它还有个有趣儿的别名:“别碰我”,其籽荚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弹射很多出籽儿来。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铁海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虎刺梅。
▲棱上有锥状的硬刺
其茎为肉质,棱上有锥状的硬刺,因此有了坚贞、勇猛的花语。主治排脓,解毒,逐水,治痈疮,横痃,肝炎,大腹水肿,可捣敷外用,煎汤内服。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在中华大地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常见一簇簇红色的灌木。在苏轼的笔下,它“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这就是山茶花,归肝肺经,可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等。
《念奴娇》中曾提到:
“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
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
薄荷粥可清新怡神,薄荷糕清咽利喉,薄荷凉茶使人精力倍增。
薄荷作为中国常用中药,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
古时《本草蒙筌》记载:
“采经霜者煮汤,洗眼去风泪殊胜。”
药用一般认为霜后桑叶质更佳。桑叶的药效十分广泛,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的作用。
“蟾酥迅散疔毒气,象胆寒生目障光。”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