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榜样中国”四川经济界十大影响力榜单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评选共设置“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四川十大新经济领军人物”“四川十大领军企业”“四川十大产业园区”五大重量级榜单,从推动力、领导力、影响力、责任力四个维度对参选主体进行全方位考量。
据悉,该活动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活动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专家投票+公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11月9日,五项榜单评选活动进入投票环节。
达州有部分企业家、企业
经济事件和园区实力入围!
截止11月25日13时,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琦超,以票暂居“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第14位,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票暂居“四川十大领军企业”的第2位;“达州‘双城一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获批”以票暂居“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第7位;四川达州高新区以票暂居“四川十大产业园区”第1位、四川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以票,暂居“四川十大产业园区”第6位;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以票暂居“四川十大产业园区”第17位。
下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
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
文琦超
文琦超,男,汉族,生于年8月,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SZ)董事长,中国胶管胶带行业优秀企业家,四川省优秀企业家。他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川环精神,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大刀阔斧改革,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动力,年在疫情严重影响下实现“逆势上行”,全年销售同比增长20%。他勇于追求,谋划未来,带领企业健康发展。他紧跟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号召,亲自制定企业“1+3+1”发展战略,在维护、巩固好现有汽车、摩托车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中车、石化、军品三个新领域国产替代。公司建有2个省级技术中心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联盟,他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先后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柔性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9名,院士1名。拥有国家授权专利54件,国家重点新产品8个,省级重大创新产品10个,成果转化率达%。发展企业不忘回报社会,年抗击新冠疫情捐款万元,近三年累计捐款余万元,彰显出履行社会责任的情怀与担当。
四川十大领军企业
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年9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川环科技,股票代码:)。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摩托车、轨道交通、船舶等机械用软管及总成等系列产品。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标准化良好行为AAA企业、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达州市首家上市公司、连续15年获得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表彰为“中国胶管十强企业”。目前,公司已经通过了恒大体系审核,进入了恒大汽车的供应商体系。年,在疫情严重影响下川环科技实现“逆势上行”,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7.9%。
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
达州“双城一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获批
11月2日,四川省达州市发改委公布《关于达州“双城一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原则同意达州“双城一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这标志着,达州空铁新城、亭子新城、金河大道项目建设迈出重要一步。达州“双城一线”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拟建地址为达川区,项目业主为达州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匡算总投资约万元,建设工期为15年。该项目包括空铁新城、亭子新城、金河大道项目。
四川十大产业园区
四川达州高新区
四川达州高新区是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节能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园区发展计划千亿培育园区,已纳入国开区培育名录名单,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四川达州高新区始终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发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现有千亩工业用地可供企业投资建厂入驻,并且园区从财税政策、人才引进、科技奖励、企业上市、研发投入、土地和项目建设方面提供全方位扶持。经过不断改革发展,园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多地区企业的投资。园区旨在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科技发展化,重点加强水资源、工业废弃物、废气、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系统构建,引入先进的生产模式,根据产业特点,制定装备制造发展政策,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服务经济,为区域内装备制造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和项目支撑、人才支撑。建立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工程机械和汽车、船只修造产业基地。
四川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
四川达州通川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北部,距离城区约10公里,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其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和现代物流,现已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即:达州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达州市现代医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公铁物流产业园)。截止年底,共引进余家企业入驻,主营业务收入.42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4万平方米。道路:达万、巴达、达陕、达渝高速公路均在此交汇;供水:利用国电富余水为园区供水,供水能力达吨/天;供电:2条10KV双回路输变电线路,综合电价在0.75元/度以下;供热:四川省乃至唯一集中供热的园区,末端温度℃、供热量50吨/小时;天然气:供气能力近期万立方米/年,远期万立方米/年。污水处理:按BOT模式与企业合作,建成污水处理能力吨/天,按进水1.2元/吨。建园以来,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品牌建设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20余个荣誉称号,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亿元,跻身全国制造业区域品牌30强。
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
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以电子信息、智能终端为主导产业,采取“AB区”方式进行规划布局。A区与大竹经开区“两区合一”,规划面积为40.88平方公里;B区位于庙坝镇,总规划面积为40平方公里,将以庙坝小微企业创业园为核心向外扩展。园区的发展目标为:通过3到5年的努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西南机械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打造成川渝合作的标杆园区、开放前哨和产业高地。川渝两地共同打造新的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搭建起区域合作发展平台,全面拓展规划、工业、商贸物流、旅游、农业、金融、科教文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九大方面的深度合作,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两地还将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强联动,联手助推更多企业到园区投资兴业,并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服务。企业发展活跃了商贸流通,商贸流通必将助推物流业的繁荣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人口流动,带动旅游、餐饮、娱乐行业发展,逐步形成经济良性循环趋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进行投票哟!
每个用户每天可给每个榜单
(人物/事件/企业)投10票
投票截止时间
年11月30日中午12点
大家快来为他们扎起!
责任编辑:高茂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