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模拟题神经系统

1.为婴幼儿行腰穿时,进针位置应选择在

A.第2~3腰椎间隙

B.第3~4腰椎间隙

C.第1~2腰椎间隙

D.第4~5腰椎间隙

E.平第1腰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婴幼儿时期做腰椎穿刺的位置要低,以第4~5腰椎间隙为宜,4岁以后可与成人相同。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_附: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下列反射中属于出生时已经存在,以后永不消失的反射的是

A.觅食反射

B.拥抱反射

C.角膜反射

D.巴宾斯基征

E.吸吮反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C

解析:小儿的反射检查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终身存在的反射,即浅反射、角膜反射及腱反射;第二类为暂时性反射,或称原始反射,生后具有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交叉伸腿反射的原始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数月这些反射可自然消失。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一节、神经系统解剖生理_附: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3.对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应除处

A.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

B.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C.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

D.颅内压较高者宜多饮水

E.尽早发现脑疝前驱症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多饮水可能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颅内高压。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二节、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的护理_五、护理措施,

4.对于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应除处

A.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

B.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C.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

D.颅内压较高者宜多饮水

E.尽早发现脑疝前驱症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多饮水可能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颅内高压。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二节、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病人的护理_五、护理措施,

5.患者,男性,28岁,脑部撞伤后睡眠4天。查体:患者处于睡眠状,唤醒后又入睡;能简单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为

A.深昏迷

B.嗜睡

C.浅昏迷

D.意识模糊

E.谵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B

解析:嗜睡:指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四节、脑损伤病人的护理_四、脑损伤病人的护理_护理问题,

6.患者,女性,25岁,不慎滑倒,头部触地,当即昏迷约20分钟。醒后头痛、恶心,无其他不适,最有可能发生了

A.头皮血肿

B.脑出血

C.脑震荡

D.脑内血肿

E.脑脓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C

解析:脑震荡主要表现为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持续一般不超过30分钟,可出现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微弱、肌张力减低、各生理反射迟钝或消失,逆行性遗忘。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四节、脑损伤病人的护理_一、脑震荡,

7.关于脑栓塞常见病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B.脑动脉硬化

C.高血压

D.先天性脑动脉瘤

E.TIA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脑栓塞常见病因: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形成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脑缺血、脑软化,如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五节、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_一、病因,

8.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表现是

A.脱髓鞘改变

B.退行性变

C.轴突消失

D.轴突节段性断裂

E.神经细胞坏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理表现是三叉神经的脱髓鞘改变,通过MVD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中获得的标本,以及部分动物实验样本的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病变压迫所造成的压痕周围。表现为局灶性的髓鞘缺失,脱髓鞘的轴突紧密接触,少有残存的神经胶质细胞,没有炎性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主要集中于病灶的远端。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六节、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_一、临床表现,

9.下列病症中属于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危及生命的合并症是

A.脑神经损伤

B.呼吸性酸中毒

C.癔症发作

D.呼吸肌障碍

E.压疮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以周围神经炎症改变并伴有脱髓鞘的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为主,可侵犯脑神经,脑脊液检查有蛋白显著升高,而细胞数正常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七节、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病人的护理_二、临床表现,

10.可以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是

A.卡马西平

B.利血平

C.苯巴比妥钠

D.甲硫咪唑

E.苯妥英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B

解析:利血平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八节、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_五、护理问题,

11.帕金森病病人的典型震颤是

A.静止性震颤

B.意向性震颤

C.姿态性震颤

D.扑翼样震颤

E.动作性震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帕金森的四项主要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八节、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_二、临床表现,

12.帕金森病患者的体征除外

A.肢体肌张力减低

B.面部表情刻板

C.静止性震颤

D.行走时慌张步态

E.随意运动减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帕金森病患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八节、帕金森病病人的护理_二、临床表现,

13.患者,女性,25岁,突然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抽搐停止后昏睡2小时,醒后对发作无记忆,此前有数次发作。护士考虑该患者可能是

A.脑血管意外

B.震颤麻痹

C.癔症发作

D.癫痫小发作

E.癫痫大发作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E

解析:癫痫大发作为突然意识丧失、两目上翻、瞳孔放大、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面色苍白或青紫,可有猪叫(或羊叫)声,继全身强直痉挛持续几分钟后自然停止,口吐白沫或血沫(舌和口腔黏膜咬破时),最后肌肉松弛,患者呈昏迷或昏睡状态,脸色渐渐正常,神志逐渐清醒,清醒后对发作无记忆。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九节、癫痫病人的护理_二、临床表现,

14.5岁小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腮腺炎病毒

B.铜绿假单胞菌

C.疱疹病毒

D.脑膜炎奈瑟菌

E.流感嗜血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D

解析: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患儿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出生2个月至儿童期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等为主;12岁以上患儿以脑膜炎奈瑟菌或肺炎链球菌为主。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十节、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_一、病因,

15.护士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静脉输入青霉素,为避免影响药效,输注的时间应为

A.2小时内

B.3小时内

C.1小时内

D.4小时内

E.5小时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C

解析:用青霉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时,其剂量较抗一般感染时的剂量要增大几倍,同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给药,以保证血液中的浓度。因此选择最短的1小时。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十节、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_四、治疗原则,

16.患儿,1岁。因发热伴咳嗽、惊厥入院。查体:体温39.6℃,咽充血,颌下可触及2个肿大的淋巴结,前囟平。患儿惊厥的可能原因是

A.高热惊厥

B.低钙惊厥

C.癫痫发作

D.结核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A

解析:高热是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该患儿前囟平可排除脑病或低钙引起的惊厥,而从患者的呼吸道体征可判断是高热惊厥。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十一节、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_二、临床表现,

17.患儿,11个月,10kg。因惊厥需用地西泮2mg(1ml含10mg地西泮)。护士应抽药液的剂量是

A.0.4ml

B.0.6ml

C.0.2ml

D.0.8ml

E.1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答案:C

解析:按照公式,执行医嘱的ml=医嘱中的mg每支药的mg×每支药的ml,计算后应吸取药液0.2ml。

知识点: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十二节、小儿惊厥的护理_四、治疗原则,

护考学子都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jj/28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