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本文来源:中国农网」
在电视剧《红高粱》中,那片如汪洋般涌动的红高梁地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梯镇,同样演绎着一串串“高粱红了”的丰收故事。
翻开四川地图,这个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川区西部的小镇,不过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点,面积仅52.7平方千米。不过近年来,石梯镇大力发展高粱和加工型蔬菜复合种植而名声雀起。
当地村民驾驶收割机收割高粱
今年年初,达川区确定了在达川西部建设“西向”农文旅融合发展带。石梯镇作为达川区西部重镇,为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经济转型升级道路,紧紧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想方设法助农增收。
“通过考察,我们从重庆市农科院特作所引进‘晋渝糯3号’优质高粱,这种杂交糯高粱品种具有糯性强、产量高、抗性强、适宜区域广、再生能力强、出酒率高、酒味口感佳等特点。”达川区石梯镇党委书记赖晶晶介绍道。
按照规划,达川区石梯镇“高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占地面积3万亩,共分3期建设。目前已建成亩“高粱+”产业园。“播种以飞机播种为主,收割时也主要靠机器。”高粱现代产业园种植大户宋明勇说:“这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高粱红了
来到石梯镇盘龙村16组,远远望去,眼中一片火红。“以前,我们都是种植苞谷、水稻,挣不了几个钱,所以大多数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正在地里忙活的潘传碧乐滋滋地说,如今她已不再外出务工,园区里有需要做工的时候,她就会前来帮忙,每天也有六七十元的收入。
赖晶晶介绍,先期规划的亩高粱地,预计年产量约余吨,将直接带动农户人均增收余元;带动本地就业余人,实现务工收入余万元。下一步,他们还将位于原五四乡区域约1万亩地纳入二期规划,将位于原石梯镇面积约1.5万亩地纳入三期规划。
走进高粱地里,一束束饱满的高粱穗向天高歌,20余名背着背篓、挥舞镰刀的村民,正配合着两台大型收割机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我们基本是机器收割,机器不方便去的,就组织人工收割。”基地负责人王平德乐介绍道,进入高粱收割高峰期以来,石梯镇5个高粱种植村,每天共有百余名群众务工。
火红的高粱
“今年的高粱长势不错,并且我们是订单种植也不愁销路。”提起高粱产业的发展,达川区石梯镇盘龙村支部书记吴建成感慨道,“以前我们担心高粱不好卖,现在没有顾虑了,手脚也放开了。”
“我们将抢抓石梯镇作为达州市唯一入选四川省全域综合整治试点乡镇的契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对全镇山水林田路等进行综合打造,逐步扩大‘高粱+’产业,并积极打造集产业孵化、培训基地、品种繁育、深加工、商贸流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赖晶晶表示。
作者:李道全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