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封面新闻记者曾业摄影报道
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统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把培育全省经济副中心与打造成渝地区发展次极核统一起来。四川达州,肩负积极承接成渝产业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带动成渝地区北翼振兴的重大使命。
主动担当,主动破题,主动作为。8月31日,达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召开,对如何引领“双城圈”北翼振兴进行了研究部署。
达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现场
从全局谋划一城以一城服务全局
在成渝“双城圈”中,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是达州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发展使命。此次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城、以一城服务全局,加强同国家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紧贴达州市情、联动“万达开”、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
“从年的GDP数据来看,在万达开这个区域内,达州占比57%,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指出,达州要引领“双城圈”北翼振兴,必须突出“全面跨越、整体提升”,抢抓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局的机遇,夯实全市经济总量“冲刺亿”、城市规模“建设双”的基础,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全会指出,达州要突出“承接转移、打造集群”,抢抓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机遇,加快建成川渝地区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突出“集聚要素、增添动能”,抢抓培育创新驱动新优势的机遇,加快建成川渝陕结合部科技创新高地;突出“多维拓展、全面开放”,抢抓形成全面开放新态势的机遇,加快建成川渝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突出“创优生态、绿色发展”,抢抓迈入绿色发展新阶段的机遇,打造川渝地区践行“两山论”绿色发展样板区。
达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现场
强化主城支撑提升县域发展水平
到年,把达州建成“双”国家I型大城市,是达州市委定下的目标。未来的发展,达州将以主城为支撑,做大中心极核,坚持“南拓、北联、西跨、东进”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达州空港新城、亭子新城、魏蒲新城等城市新组团,做强通川区、达川区和高新区“三区”支撑,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发展质量。同时,加强与万州、开州主城联动,推动三地相向发展,协同打造万达开都市圈。
在提升县域发展水平方面,达州支持各县市区在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互补发展,加快形成“产业支撑、文旅繁荣、城市崛起、乡村振兴”的县域发展新格局,夯实经济总量“冲刺亿”县城基础。
支持大竹县加快建设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大竹省级经开区和四川体育产业园区等引领型大园区,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做好重庆地区关联产业配套和转移承接,打造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群新高地和川东北渝东北开放合作新高地。
支持宣汉县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利用,打造天然气、锂钾等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巴文化传承创新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培育,建设川渝毗邻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大巴山国际旅游发展度假区先行地。
支持渠县特色高质量发展,壮大盐化工、轻纺服饰、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家居、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建设巴文化文旅融合示范区,打造川渝优质特色农产业供应示范地、产业承接示范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最美生态滨江公园城市。
支持开江县发挥“达州东向出川门户和桥头堡”作用,统筹推进县城集成改革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现代粮油物流产业示范区和智能制造(阀门)先行试点示范区,打造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
支持万源市走生态绿色发展和全域旅游之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康养、红色旅游、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推动生态价值转换,建设川东北渝东北革命老区发展示范区、生态经济引领区和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