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

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8月29日

《湖北日报》第八版整版聚焦宜昌!文明之花正绚烂——宜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20年,宜昌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年,宜昌蝉联;年,宜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践行文明、守护文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多万宜昌人用文明行动传递正能量,用文明气质书写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宜昌,文明之花正绚烂。“宜昌群星现象”涌现

今年5月22日,宜昌市六中学生宁希澄被评为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接受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的联合表彰。

新时代好少年宁希澄

去年3月30日,宁希澄,因为在学校附近的小巷内,独自扶起一堆散乱一地的共享单车,被路人拍下视频发到网上后,得到网友“万+”的点赞,人民日报称赞他为“扶车少年”。

每到双休,这位少年都会义务清扫小区楼道。校园里,他经常捡拾废纸垃圾、关灯关水龙头,甚至撸起袖子、弯着腰手淘枯枝烂叶。他还牵头成立了“单车不孤单”志愿队。在他的带动下,学校一支“节能志愿小分队”也悄然成立。

近年来,宜昌建立了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先进典型发布机制,坚持周推荐、月发布、季通报、年考核,一大批宜昌好人的事迹被挖掘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宜昌群星现象”。

近年来,宜昌共推出全国道德模范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0人次、中国好人88人组、荆楚楷模59人,居全省市州第一。

民生实事办到家门口

“小区建成30多年了,路都破了,有的都成了泥巴路,一遇到下雨,院子里都是积水,人不能走,车也是乱停的。现在好了,已经重新铺设道路了,看着心里就开心。”

在宜昌70小区改造现场,居民们开心地憧憬着小区改造后的样子。

宜昌70小区改造现场。郑岚摄

房屋破败、设施老旧、管理服务落后……老旧小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历了城市成长过程中的诸多烦恼,如今成为老旧小区居民通往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助力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为城市发展补短板、添动力,使发展更平衡更充分,是让居民享受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

截至目前,宜昌改造完成老旧小区个,显著改善3.8万户、万多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了住建部等国家四部委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宜昌还把加强农贸市场管理,作为事关百姓生活“天大的事”来列入重点整治项目,按照“提档升级一批,规范改造一批,取缔关闭一批”的要求,持续开展集贸市场集中专项整治行动。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难等问题,宜昌按照“打通大动脉、疏通微循环”的要求,多部门强力推进畅通工程项目建设,从细微之处入手,采取拓展十字路口、改造港湾式公交站台、增划停车位、消灭“僵尸车”、建设智能停车系统等措施,交通状况大为改善。

一件件实事办到市民家门口,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气质,也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更愿意出一份力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全力打造“志愿之城”

在宜昌,无论是在清晨的江畔、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还是在节假日的福利院、在贫困村的老乡家……你总能看到志愿者一抹抹红色的身影,一面面飘扬的旗帜,就像一团团跳动的火苗,温暖着这座城市。

红星路小学生态小公民在江边捡拾垃圾

年,32岁的杨扬和5名年轻的朋友在宜都文峰公园聚会时,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他们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放电影,最初大家不被理解,但他们选择坚持。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付青莲因车祸导致瘫痪,丈夫靠一辆三轮车拖货维持生计。不料,有一天,三轮车被盗。杨扬等志愿者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jj/28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