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3日,达州市地志办主任杜成英一行听取达川区安仁乡党政领导关于安仁柚产业的情况介绍
达州市地志办赴达川区安仁乡
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
年11月3日,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杜成英带队前往达川区安仁乡,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活动,达川区党史方志中心主任李其雄、宣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冉奎陪同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正在建设中的安仁柚产业园区游客中心,近距离感受安仁乡“三绝”:安仁话、安仁柚、板凳龙,听取了达川区党史方志中心主任李其雄关于安仁“三绝”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汇报。
安仁乡位于达川区东南部。以安仁话、安仁柚、板凳龙为其“三绝”,形成了独特的安仁文化,被称为研究湖广填四川这一著名移民运动的“活化石”。
“安仁话”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浪潮的遗存,是由湖南籍移民带入,又经过移民后裔传承下来的,“安仁话”仅存于安仁乡这座“语言孤岛”。现在,“安仁话”与达州本地四平话、开江“永州腔”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环境,已进入达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11月3日,达州市地志办主任杜成英一行在产业园游客中心查看“安仁话”历史渊源介绍
安仁话“今天有太阳又有月亮”
安仁话“爷爷,您吃饭没有”
“安仁柚”是大巴山区水果王国中的名特产品,是川东达州独特的地方品种,源于梁平柚而优于梁平柚,因产自安仁乡而得名,属达川五大特色农产品。安仁柚闻名遐迩,远销成都、北京、广州等地。年11月2日,农业部批准对“达川安仁柚”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安仁柚产业种植园
硕果累累的安仁柚
安仁柚的故事传说
年11月3日,达州市地志办主任杜成英一行听取安仁乡乡长鲁勇介绍安仁柚特色
安仁“板凳龙”年列入四川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系湖广填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由乡民世代相承,已有多年的历史。安仁板凳龙通常以长条木凳为基础,在其上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几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条龙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阳开泰。由三名男性表演,伴奏不用乐曲,只配锣鼓。舞龙的人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板凳,翻滚腾越,矫健洒脱,充满阳刚之美,很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产业园区广场上的板凳龙表演雕塑
安仁板凳龙
安仁乡板凳龙表演(徐灏摄影)
年11月3日,达州市地志办主任杜成英一行听取安仁板凳龙第八代传人谭显均介绍板凳龙获得的诸多荣誉
杜成英对达川区党史方志中心在深挖地情资源,促进地方志资源向社会成果转化上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全市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要强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深度挖掘地情资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不仅是对志鉴编修的有力补充和纵深拓展,更是实现资源社会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地情文化的解读、开发和利用,可有效突破地方志与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的局限,使地方志资源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乡村振兴。
二是要突出挖掘重点。各县(市、区)地方志系统要着重围绕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巴文化资源等方面,大量探索和深度挖掘地情资源,力争诞生更多的地情书籍,为弘扬巴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要推进地情信息化。地情资源挖掘要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一方面是要积极对接现代化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建设地方志网站、数字化方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