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省政协委员叶茂建设四川跨境电

去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宜宾市和达州市位列其中,此前我省已有6地获批设立跨境试验区,“川军”一核多点多极的协同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四川造”商品出海再迎机遇。然后四川省跨境电商发展仍存在问题,

一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协同作战能力有待持续提升。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三是高校供给缺乏实践能力,市场复合型人才有限。

为此,省政协委员叶茂建议:

一、前瞻性聚焦性制定政策,积极布局后疫情时代。

当前,科学防疫不断落实,跨境电商业务迎来新的发展窗口,建议相关部门尽快聚焦省内跨境电商企业发展诉求,分门别类出台后疫情时代扶持政策,并借此机会建立跨境电商省级平台,统一政策扶持与出口,动员各试验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逐步聚集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级。同时,加紧开辟川内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绿色通道,在机票、酒店、当地行程组织等方面进行补贴,常态化通过包机、拼机等灵活多样的模式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拓市场,抢订单。

二、差异化品牌化创新产品,逐步渗透产业链高端。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劳动力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削弱了以低价取胜的中国制造传统竞争优势,但也倒逼了向智造升级的产业机遇。川内企业通跨境电商省级平台可以直接对接全球用户获取第一手反馈,在进行用户画像分析时,可以利用内部调研以及外部分析工具来收集用户画像的相关数据,并针对该类核心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以及市场营销,实现品牌需求导向的清晰定位,建立全面的消费者画像以及全动态路径指标体系,从用户需求和数据洞察对产品进行更新和迭代,不断增强品牌价值,让消费者看到产品和服务,同时加深对品牌的信任和品牌文化的认同感。

三、培养复合型可塑型人才,加速形成可推广体系。

增加实践场景,建立学习-实习不分家同步走的制度,建议一方面高校开放部分学时,由跨境电商省级平台牵头组织企业家进行授课,建立校内虚拟学生跨境电商公司,实战化进行运营,企业家老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企业开放部分工位,在供应链寻找、产品设计、营销推广等方面开展体验式教学,对参与企业和参与学生给予一定补贴。

在省级人才政策基础上,结合跨境电商省级平台产业实际,柔性进行调整,在学历等硬指标方面适度降低,增加过往业绩、成功案例、管理能力等经验类考核项,吸引人才入川,激励人才留川。

四、多元化合规化布局业务,适时探索自研独立站。

在对外开展业务时,跨境电商省级平台应进一步提升“入乡随俗”的意识和能力,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xs/32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