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
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
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万源市长坝乡幺摊村。一大早,周洪全找来一条高木凳,手脚麻利地将一副对联贴上新居大门。
“喜庆乔迁感谢党恩情,入住洋房全靠政府帮”。乔迁新居的喜悦冲淡了刺骨的寒冷,年仅七旬的周洪全在家门口站了许久。他很满意这副自编自写的对联,接连读了好几遍。他说,他的心就像这鲜红的对联一样温暖。
庆
乔
迁
一个月后,在达州去年新建成的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里,近5万名困难群众将在温暖的新家里迎接新年,开始新的生活。
▲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乡亲们为搬迁户陈良书家贴“福”字
达州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州),年底全市建档立卡共有个贫困村63.66万人,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4.42个百分点、四川省的3.92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达川区龙会乡花石岩村
“到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是我们党向世界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既是艰巨的发展任务,更是重大的政治责任。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一切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在年10月召开的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包惠的话掷地有声,催人奋进。达州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硬仗就此打响。
▲1月8日至9日,包惠书记到万源访贫问苦。
科学统筹谋划
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在基层,着力点也在基层。
达州提出了“”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即:坚持用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县域发展全局,打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三大攻坚战,建好“资金项目统筹管理和数据信息智能管理”两大平台,强化“强党引领和督导考核”两大抓手,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渠县板桥乡新塘村搬迁点公共设施、卫生室、图书室一应俱全。
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攻坚决战,全市上下正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如期兑现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分类精准施策
“等拿到驾驶证,我要苦练技术,贷款买辆农用车跑运输,争取早日发家致富!”渠县涌兴镇玉滩村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在参加了针对贫困农民开展的免费驾驶培训后,对未来满怀希望。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达州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和统计检测网络体系。创造性地提出“六个一批”“四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战略,将脱贫攻坚全部工作细化分解为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等若干扶贫专项方案,个贫困村精准纳入“10+N扶贫专项方案”。
▲宣汉县峰城镇寨扁社区居民在易地搬迁点锻炼身体
针对贫困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的实际情况,达州以路、水、电、广、网为重点,全力推进退出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全部畅通,确保脱贫人口饮水安全、生活用电得到保证,实现贫困村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
年,建成农村公路公里,8.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个贫困村建立了电商服务站点。
▲大竹县月华镇企业吸纳搬迁户进厂务工
以种、养、加、销、游为重点,帮助生产发展扶持对象落实产业项目,大力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实施电商扶贫,成功引进油用牡丹产业化项目,巴山大峡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直接惠及2.3万名群众脱贫。
以吃、穿、住、医、教为重点,大力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工程。去年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个,搬迁入住1.5万户4.8万人。圆满承办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大竹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双靠近三融合”经验得到国家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万源市河口镇土龙场村四组吴明华、马本育等的搬迁新居
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引领区建设,连片发展主导产业10.8万亩,建设旅游景点41处,引领区内37个贫困村1.86万贫困人口率先实现退出和脱贫。
▲渠县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劳作一天的村民走在回家的途中
为解决贫困户脱贫奔康的资金难题,达州还建立了总规模12.43亿元的产业扶贫信贷、农产品深加工等基金,推出了“致富贷”“安置贷”“税农贷”等金融产品。
▲在建的渠县板桥乡新塘村异地搬迁点
达州建立了低保标准调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年在全省低保标准上上调5.45个百分点,全面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将无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贫的对象通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兜底脱贫。
建强战斗堡垒
“关于修建3组道路需要村民人平筹资元的议题通过;贫困户再次核定的名单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亩种植加工型红辣椒,因产品同质化严重被否决……”这是达川区庙垭村发挥基层组织脱贫堡垒作用,实行“参与式治村机制”后,某次村民代表会议的记录。
▲渠县渠南乡大山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切实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达州每年按照农村基层党组织总数的5%—10%比例倒排确定软弱涣散组织,通过领导挂点、派驻工作组、销号整改的工作办法,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发挥核心作用。
推进脱贫攻坚,基层干部是先锋。市委书记包惠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年12月19日,包惠在宣汉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共商脱贫致富良策。
达州出台《加大力度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十项措施》,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提拔重用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余名。
推进脱贫攻坚,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为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达州全力实施“”就业精准扶贫行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好“远程教育”作用培养“双带能人”,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大力开展先进村、模范户、达标户评选,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开江县任市镇黄泥塝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
万达州儿女齐心协力,
蹄疾步稳,
正向着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阔步前进!!!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谭楚甲
摄影:黄江涛龚其明唐兵王勇魏华
责任编辑:刘艳编辑:石晓芳
达州日报社出品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