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教育整顿丨榜样力量达州市达川区法

北京湿疹哪个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412/8839620.html

汲取榜样之光弘扬英模力量

英模事迹宣讲会

4月7日,全省法院召开“把忠诚写在党的审判事业上”英模事迹主题宣讲会,达州市达川区法院员额法官唐旭辉在全省法院系统英模事迹宣讲会上作主题宣讲。达州市全市法院以视频形式观看宣讲会。

主题宣讲

全国优秀法官唐旭辉同志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案例,以《强制执行动真格柔性司法为民心》为主题,讲述了自己投身法院工作三十余年的职业感悟,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院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和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高尚情怀。

他是法院干警学习的榜样,让我们一起走近英模,听听他的法治故事……

强制执行动真格柔性司法为民心

我叫唐旭辉,来自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法院,在法院工作,至今已三十余年。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从副庭长到副局长,从民事审判到强制执行,一干就干了一辈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自己这大半生,首先浮现在脑海的还是在执行局的那些日子。今天,我来到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执行故事。

初生牛犊不怕虎,动真碰硬干执行…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人性格直、脾气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刚入执行这行时,师傅说过一句话:非强制不执行。我记在心上了,所以,在此后办案过程中采取的态度和措施都比较强硬,尤其是面对那些有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什么不露面、拖时间,莫来!什么当老赖、转财产,走开!”。

年,我承办了一起涉及继承纠纷的执行案件。案件的当事人双方是两兄弟,弟弟好赌成性,输光了自己的家当不够,还要去找自己的父亲要钱赌博,父亲不给就拳脚相加。年迈的父亲被气出重病,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唯一的一套门面房由哥哥继承。弟弟不干了,胡搅蛮缠不肯腾退房屋。几次沟通无果后,我决定,依法强制腾退。

执行那天,被执行人弟弟手持菜刀,坐在临街的一个鞋店内,身旁围着他专程叫来“壮声势”的几十个亲友,四周也站满了看热闹的群众。那阵势,就像走进了港匪片里黑帮大佬的堂会一样。“想吓唬我,人民法官是吓大的吗。”我心里更生出一股虎气,径直走到那把明晃晃的菜刀前开始一字一句宣读强制腾退执行决定书。宣读完毕,我挺起胸脯刚准备正气凛然地唤法警依法强制腾退,结果一只鞋迎面飞来,“啪”一下打在我的脸上,一下把我给打蒙了。被执行人的老婆更是在我面前一屁股坐到地上开始嚎“你们这些法官就是收了我哥的钱,帮着他来欺负我。”一听这话,围观的群众更是立刻开始三言两语、指指点点起来。

其实当时,我心里本来还在为被鞋打脸而窘迫。但看到围观的群众被耍横耍泼的被执行人蒙骗,骂法官昧良心时,一股火气上来,我想都没想就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从21岁进法院,办过大大小小数万个案件,执行到位那么多案款,我要是拿过当事人一分钱的好处,我名字倒着写!”紧接着我大声把事情原委向围观群众说明,恍然大悟的群众,纷纷转向唾骂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两口子自己又毫不占理,又见我们动真斗硬,只得乖乖腾退房屋。

后来,一名法警同事说我:“老唐,你还是厉害啊,拿刀威胁也不怕,鞋子打脸也不躲,是个汉子。”其实,看见刀子谁不怕,鞋子打脸谁不羞,但是在当时,我不仅是我,更是一名代表公平正义的人民法官,如果我退了我怕了,那司法的权威何在?人民的利益何在?我们又怎么对得起人民交于我们手中的法槌,还有肩上的天平、头顶的法徽。

咬定青山不放松善思善谋干执行…

强制执行工作并不像群众表面上想象的威风凛凛,“拒不执行”、“执行不能”和“逃避执行”常常让执行法官进退两难,说执行法官每日都在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一点不为过。从事执行工作5年,我办结案件件,共执行到位标的.2万元,无一超期结案。我渐渐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执行要强制,但不能蛮干,既要有韧劲,也要有巧劲。

几年前,在执行工作中,我遇到过一家非常难缠的被执行人。这是一家在西安注册的公司,一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我们依法将公司的法人列入了失信人员名单,但没想到这家公司很快就想出了对策:更换法人。换一个法人,我们的名单里就新增一个失信人员,前前后后折腾了多次,问题依然还是无法解决,执行工作陷入僵局。后来,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打听,最终找到了被执行人在北京的总公司。我们在公司门口蹲守了3天3夜,关键人物终于露面,我们立即将其控制,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迫使这个失信人履行了义务。

还有一次,我办理一起特殊的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因工伤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十分困苦。在执行过程中,我与被执行人接触后,了解到被执行人从小也经历过贫寒,尚有怜悯之心,为了能让他尽快筹集款项履行支付义务,我没有直接上强制措施,而是将他“请”到了申请人的家中去。那天,我全程没说一句话,只是带着他坐车、赶路,天快黑的时候,我们到了申请人的家中,眼前这座房屋房梁已经歪斜,真可谓“家徒四壁”,一个中年男子蜷缩在一堆破棉絮里,灶屋里,男子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在颤颤巍巍地生火做饭。看见这副穷困的情形,被执行人不免眼中含泪,当即拿出了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元,并承诺,就算借钱也要把法院的判决履行了,不久该案就成功执行完毕。

人间正道是沧桑情法交融干执行…

工作中的我很严肃,眼睛圆、嗓门大,态度又强硬,渐渐的有了个外号叫“铁腕老唐”,我至今都不知道是谁给我取的。但其实一件件执行案子办下来,看多了案件背后的故事,体会了更多人生百态,对强制执行工作的理解,我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有一件发生在年的交通事故赔偿纠纷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案件双方是一对六七十岁的亲兄弟,哥哥在搭乘弟弟摩托车的行驶途中发生了严重交通事故,两人都因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依据责任划分,法院判决作为驾驶人员的弟弟赔偿哥哥治疗等费用共计两万八千元,但这笔费用却迟迟没有兑现,两兄弟还因此反目成仇。当时,这案子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决定去实地走访调查。走访的情形我现在都记忆犹新,因为太惨了。哥哥因车祸瘫痪在床,老伴儿体弱多病还要照顾他,佝偻的身躯好像随时都要倒下。儿子去世,儿媳改嫁,独留一个还在念小学的孙女,祖孙三人相依为命。而弟弟家中,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常年住院,儿子正在读高中,家里也是捉襟见肘。

为了帮助哥哥弟弟度过难关,我加紧撰写了司法救助报告,以最快速度为他申请到了司法救助款3万元,解决了哥哥家的燃眉之急。案款通过司法救助基本得到了兑现,案件可以执行完毕了,但案结事未了,两个家庭的未来仍一直揪着我的心。于是,我多方联系、主动衔接,通过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成功让两个家庭得到了低保、贫困救助等政策保障。并且,在我的调解下,两兄弟心中的怨恨也渐渐消融,关系逐步缓和。走到这儿,我的案子才总算办结了,而我心里的坎儿也才算过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百姓利益无小事。”司法的真谛,不仅在于有衡量标准的尺度,更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xs/27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