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印发《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引领新型储能产业创新发展
5月8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钒电池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到年,四川钒电池储能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培育壮大3家以上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建成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试点示范项目,实现钒电池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其中,开展试点示范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支持钒电池在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配建储能、电网调峰调频、通信基站储能等多方面推广应用。在强化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建设钒电池储能实验室、中试熟化平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在加快打造产业集群方面,《实施方案》提出支持成都、攀枝花、广元、内江、乐山、达州、凉山等地聚焦钒电池基础研究创新、钒资源开发及钒电解液制备、钒电堆及系统集成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发力。在培育完善标准品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和国内外新能源资源富集、调峰需求旺盛地区的对接合作,推动产品技术、装备服务等“走出去”。
点评: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储能作为支撑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钒电池储能产业作为典型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是新型储能领域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新增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年我国全钒液流电池新增装机1.56GW,较上年增加1.36GW,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然而,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商业化应用尚需进一步拓展。
四川省作为钒电池储能产业的领头羊,其产业基础雄厚,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的钒产品生产基地。同时,四川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逐步提升的光伏发电比重,为钒电池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次四川省发布的《实施方案》,是全国首个钒电池产业专项政策,为四川乃至全国的钒电池储能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其中,《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几年钒电池储能产业的建设目标,意味着四川将投入大量资源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进而带动整个储电电池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此外,《实施方案》提出在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配建储能、电网调峰调频、通信基站储能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钒电池,这无疑将进一步扩大钒电池储能的应用领域,提高其在储能市场中的份额和地位。四川省这一举措不仅为本地钒电池储能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全国储能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实施方案》及后续措施的持续推进,叠加钒电池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其他类型的储电电池也将得到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