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达州火车站一则标语因为“农民工”三字惹争议!
出现已经到来,相信在外务工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返回家乡,只是返乡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朋友选择乘坐高铁,方便快捷,能用更短的时间见到家人。有的朋友选择自驾,返乡途中还能领略沿途风光。有的朋友选择乘坐普通火车,虽然速度慢一些,但是贵在经济实惠。还有朋友选择骑摩托车返乡,每年的“摩托大军”都是农民工返乡的一道风景线,虽然很多朋友选择骑摩托车返乡是无奈之举,但也不乏摩托车爱好者享受骑摩托车返乡的乐趣。
为了欢迎在外游子返乡,各地在交通要道、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都设立了欢迎的标语,希望利用标语温暖游子的归乡路。但是,近日有人发布视频称,四川省达州火车站展示出的标语为“欢迎农民工回家”,认为这个标语有歧视农民工之嫌,视频一发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因为农民工的本质是农民,而多数农民又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些人总认为“农民工”低人一等。但“农民工”三个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也是个中性词语,并且有着明确的法律含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农民工,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的农村居民。”
对于悬挂标语的达州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也表示,四川省有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春风化雨”行动,“欢迎农民工回家”的标语想表达的是对农民工的重视。为了让农民工返乡之路更加顺畅,当地不仅采取多项措施畅通农民工的返乡通道,还出台了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多项举措。
农民工本身就是最近几年我国新出现的一个名称,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拥有宅基地,拥有责任田,但因为种地收入太低不得不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进城干的也都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或者是建筑工地的一线劳动力,或者是清洁工,或者是服务员、门卫等,虽然在城里工作和生活,但是他们农民的身份并没有改变。
对于农民工而言,在外打工虽然是靠自己的力气赚钱,养活家人,本身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但是因历史原因,农民工总是会给人不太好的感觉,谁都不想成为农民工。在标语中使用“农民工”三个字,在标语中使用职位工种的称谓,会让看到的人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标语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互相之间感情的,以工种相称呼反而让人有生硬疏远之感。
对于其他的工种而言,则不免有些心寒,毕竟到了年底各行各业的人都会返乡,都会乘坐火车,有部分人会觉得这是在歧视“非农民工”,为什么仅欢迎农民工,难道其他工种的人就不值得欢迎吗?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农民工”三个字的问题,我认为农民工改名势在必行,早在年的7、8月份就有媒体称要给农民工改名,改为新产业工人,给农民工改名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可以给予农民工更好的工作定位。农民工给人的感觉总是从事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改名之后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自信,让农民工学习更多的技术和工作,从而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
2、让更多的人进城工作。这几年因为疫情,不少农民工选择返乡,或者回到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企业出现用工荒,如果给农民工改名,可以让农民工获得尊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进城发展。
3、维护农民工的尊严。这几年农民工在外受歧视的事件虽然少了很多,但是依然会有发生,年的10月两名贵州的农民工在外面吃饭,就因为身上穿的衣服不干净而被老板娘赶了出去,如果改名了就更容易获得尊重,维护农民工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