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工作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这些白衣天使们,身穿白大褂在岗尽职,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用心中大爱默默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医院副研究员曾凡新就是其中之一。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学医?面对记者提问,曾凡新侃侃而谈,他说:“虽然学医枯燥、工作十分辛苦,但每一次看见病患重新恢复健康,那是最幸福的时刻,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无以言表……”
年,年仅24岁的曾凡新,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医院抛来的橄榄枝,最终选择来到医院工作,医院科研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掌握更多的医学前沿科技技术,提升自身学术修养,他先后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医院后的工作中结合所学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医院青年科研人才,医院科研进步。
在医院的科研建设中,医院的精准医学与多组学平台,力争通过对患者进行多组学分析探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合现代生物学、分子影像学、分子病理学检测以及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为患者制定针对个体疾病特征的最优化治疗方案,以追求最大的治疗效果和最低的副作用。以患者的身体健康为奋斗目标,以医学人工智能为科学手段,不懈奋斗,寻求突破。
“他作为平台负责人,医院生物资源样本库,覆盖血液、组织、粪便、唾液等多种类,总数量上万份。”曾凡新的同事李洁向记者透露,在曾凡新的带领下,目前,医院搭建了川东北最大的人体标本库,包含肿瘤库、风湿免疫库、儿科库、血液病库等,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为开展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凡新向记者介绍,他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影像组学在结直肠癌、肺癌、风湿类疾病中鉴定出了多种标志物与诊断和预后相关,并参与组建多位一体的智能医学实验室,建立了智能医学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和智能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一名党员医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多为患者减轻一些痛苦,多挽救一条生命,为群众的健康多做一些实事,为祖国医学事业多尽一份力量,就是我最大的梦想。”曾凡新坚定地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桂丹倪-05-:00:00:0——记医院曾凡新坚守党员初心担起医者使命/enpproperty本文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