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
记者从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了
“全流程、全覆盖”改革,
达州市印发了
《达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对行政区域内所有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
将采取统一审批流程,
统一信息数据平台,
统一审批管理体系,
统一监管方式的“四统一”方式,
将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
个工作日以内,
提高审批效率。
届时,将初步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相关系统平台互联互通。
预计到年6月底前,将建成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那么,
达州市将如何做到继续“深入推进”?
工程建设审批制度还有哪些
可以深入推进改革的空间?
统一审批流程建立“一张清单”
一个工程建设项目从审批到竣工,中间需要若干个审批环节,那么如何帮助建设单位最大限度节省时间及经济成本呢?
此次改革主要是精简审批条件、下放权力事项、合并审批事项、转变管理方式、调整审批时序,形成全市统一的“一张清单”。
“将推行‘多规合一、多测合一、联合审查、联合验收、区域评估’等举措,最大限度地实现同类合并和多项联合。”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一家牵头、统筹协调、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原则,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划分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根据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等,将工程建设项目划分为一般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线性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中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项目和园区内工业、仓储及生产配套设施项目(化工园区及危险化学品项目等特殊项目除外)六类,实行项目分类审批管理。
统一信息数据平台实现“一网办理”
我市将建设一个统一应用的审批管理系统,将改革后的审批条件、流程及整合的数据等全部置入系统,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实现所有审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据了解,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系统管理,与国家、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系统对接联通,实现审批数据实时共享。
将研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管理办法,建立超时预警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在线监管和业务指导作用,完善审批管理系统“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在线并联审批、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张蓝图”基础上开展审批,实现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统一受理、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信息共享、流程透明、限时办结。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建设单位在办理每个阶段的工程项目审批过程中,只需要提供一次要件,包括纸质要件和电子要件,不需要向每个部门都提供。电子要件通过网上内部流转,各个部门之间采用共享资料,缩短了审批时限。”
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制定“一套机制”
“一张蓝图”,充分运用“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功能,强化前期项目策划,加快项目生成,制定项目生成办法;整合空间掌控数据,形成管控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和管控规则明了的空间规划图。“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统筹整合各类规划,划定各类控制线,制定“多规合一”实施细则,建立“多规合一”协调机制,明确涵盖的规划目录、形成的数据目录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
"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依托现有政务服务大厅,建立完善"前台受理、后台审核"机制,整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和各市政公用服务单位职能职责和分散设立的服务窗口,设立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建立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阶段办理、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出件,实现"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
"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各审批阶段均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各阶段牵头部门制定统一的办事指南和申报表格。建立完善审批清单服务机制,为申请人提供项目需要审批的事项清单。依托审批管理系统,共享全流程申报材料,凡前置审批已提交的资料,后续审批时不再重复提交。
"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建立健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配套制度;建立“多规合一”协同规则、审批管理系统运行规则、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建立审批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部门意见分歧;建立跟踪督办制度,实时跟踪审批办理情况,实施全过程督办。明确部门职责,明晰工作规程,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各项配套制度,确保审批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
统一监管方式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监管方面,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范畴、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中介服务、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体现“轻审批、重监管、重服务”的要求。
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改革过程中精简取消、委托下放、告知承诺的事项纳入事中事后监管范畴,防止“监管空白”;将建立健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开展风险分类监管、强化基层日常监管;将建设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信用信息平台,完善申请人信用记录,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红黑名单”制度,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加强部门信用评价系统与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对接联通,扩大信用评价实施范围,将所有中介服务主体和建设主体纳入信用评价范畴。
同时,将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建立完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和管理制度,明确服务标准、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规范服务收费;健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体系,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网构建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将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建立市政公用服务事项清单和管理制度,编制办事指南,明确服务流程和收费标准,实行服务承诺制,为建设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
来源:达州日报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北京中医院能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