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不残十年造林让荒山变金山封面

00:59

封面新闻记者谢颖

郁郁葱葱的林木遮天蔽日,鸟儿在林间欢唱,不时有野猪出没,林下万多只土鸡悠闲地啄食,数百亩青花椒即将丰产……开车行驶在自己的“绿色王国”里,刘勇感叹:“这辈子总算没有白活”。

今年50岁的刘勇,左眼先天性视残。十年前,事业已小有成就的他,在众人惊愕的目光里,回到家乡开荒造林,成为巴中市巴州区流转林地第一人。虽然几经波折,他始终像自己亲手种的树一样,牢牢扎根于脚下的土地。

十年树木,八百余亩荒山已然成为绿色海洋。

不顾家人反对

回到老家开荒造林

巴州区大和乡方坝村“光包梁”,山如其名,除少许柏树外,绝大部分被杂草灌木覆盖。小时候,刘勇经常和伙伴们上山打柴、玩耍,他没有料到,自己人生的黄金岁月会与这座山紧密相连。

年,刘勇决定用20万元积蓄,盘下整个“光包梁”。很自然,这一想法遭到了全家人反对,65岁的老父亲质问:“我都这把岁数了,你还要啷个折腾?”

好折腾,是刘勇的天性。因为先天眼疾,刘勇初中毕业后拜师学医当起了赤脚医生,在村里开了家诊所,后来又开了小卖部,副食、种子、化肥啥都卖。年,在清江镇街道买了两间铺面、一套住房,被公认为方坝村同龄人中的“成功者”。

好不容易从“光包梁”走出来,为何又要回去?村民们同样不解,有人笑话他“神经短路”。十年后,刘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当时他的想法既“单纯”又长远:开荒栽树,如果种下10万棵,每棵树每天产生一分钱效益,效益非常可观。年,在家人的反对声中,他签下了山林流转合同。

手持柴刀,刘勇和雇来的五个村民钻进“光包梁”的灌木林,山上没有路,杂草比人还深,一行人从荆棘丛中砍出一条路来。每天由老父亲送饭上山,大家中午饭就在山上吃。

十年树木

荒山坡变绿海

林地开辟出来了,刘勇选择栽种成材周期较短、见效快的竹柳,由于海拔高度不够等因素,竹柳大面积遭遇虫害,树干被钻空,大风一吹全部倒伏,前前后后亏损10多万元。多年积蓄一夜之间打了水票,刘勇变成了,妻子不干了,两人关系一度闹得很紧张。刘勇最歉疚的是,65岁的老父亲跟着自己吃苦受罪,却落得这个局面。

遭遇当头一棒,刘勇终于发现,种树并不是简单的事,自己当初想得确实太过单纯了。不过,他不愿就此趴下,“我就不信连棵树都种不活!”

在巴州区林业部门指导下,刘勇果断换种了皂角、红杨树,年又栽植了亩良种红心桤木树,通过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刘勇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吃透了所有树种的“脾性”。

为了方便管理,刘勇在半山腰一块平地上搭建了几间房屋,父母、妻儿也从清江镇街道搬到大山里。

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林间公路也在向前延伸,一条长达7公里的环山道路,将“光包梁”绕了一大圈。刘勇也考取了驾照,每天开着皮卡车进山、出山。

林业见效周期太长,刘勇决定“靠山吃山”。年,受益于巴州区林权制度改革,刘勇以林权证作抵押,获取了首笔贷款,资金难题得以缓解。随即,他养牛养羊,引进优良土鸡品种,发展林下养殖业,全年出产土鸡2万多只,远销达州、成都等地市场;又在方坝村二社、五社和岗石村三社,流转弃荒地余亩,种植青花椒以及蜜李等优质水果。

开荒种树搞家庭林场,刘勇是巴州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年寂寞坚守,他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以短养长”的林业经济发展路径。年8月,刘勇的农场被四川省农业厅命名为四川省第三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第三方评估和考察组深入林场,对他的合作社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所取得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20年前走出大山,10年后又回到山里,刘勇与大山似乎有割舍不断的情缘。10年的持续投入,“光包梁”已满目葱茏,山里逐渐闹热起来,不知名的鸟类不断增多,时常能见到野猪出入。

每次忙完事情,刘勇都迫不及待地回到山里,呼吸着清新的山风,抚摸已逐渐成材的树木,所有的苦闷和疲累烟消云散。

回报乡亲

共享“绿色银行”成果

“感谢大山的馈赠,如果没有乡亲们的支持,我也不会有今天。”带动群众一起致富,共享“绿色银行”成果,一直是刘勇的梦想。

亩林场每年吸纳10多位村民务工,从事管理、养护、采伐等岗位,按每天工资80元计算,每人每年直接收入2万多元,原本闲置的荒山坡,现已成成了聚宝盆。

岗石村2社村民张秉见,妻子患病家庭困难,从年起就到刘勇合作社务工,每年收入2万元以上。余亩的花椒管护、采摘,每年为周边村民提供余个零时用工,群众收入达30余万,直接改变了张秉见等贫困村民的生活。

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刘勇还向村民免费送花椒苗、并上门手把手传授种养殖技术,发放桤木栽植技术手册余本,培训群众余人次。直接带动周边群众余户发展养殖,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极大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jj/30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