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川东绣壤乌梅飘香

李从悠 https://www.sohu.com/a/330332735_120224920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地处四川东北部,系秦巴重镇、革命老区,是中国乌梅之乡、四川孝善之乡,素有“川东绣壤、秦巴明珠”之美誉。达川区是全国产粮大区,是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区,拥有达川乌梅、安仁柚、米城贡米、达川“双椒”、柑橘五大优质农业品牌,被誉为“五朵金花”,声名远播。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达川乌梅。乌梅在达川的种植有着悠久历史,可以说是代代传承。据《达县志》记载,多年前的秦末汉初,当地居民就开始种植乌梅,用乌梅泡酒。在达川区百节镇蔡家坡村的乌梅园里,有一棵余年树龄的“乌梅树王”。这棵乌梅树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成为达川区“中国乌梅之乡”的重要历史见证。

关于青梅煮酒的典故就发生在最早记载达川种植乌梅的同一时期。《三国志》记载:建安5年,刘备“学圃于许田,以为韬晦之计”。曹操相邀刘备青梅煮酒共论天下英雄,“煮酒论英雄”及青梅酒故广为人知,据传这煮酒所用青梅就来自达川乌梅山。

达川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现有80岁以上老人达3万多人,百岁老人16人。据《本草纲目》记载,梅“有下气、安心、止咳止嗽之功效,相信达川老人们的长寿与乌梅不无关系。

近年来,达川区大力发展乌梅产业,建成了以百节镇、渡市镇为中心的两大乌梅产业基地。在百节片区形成“万亩乌梅产业示范园区”和亩规模的科技示范园。并在此基础上发动20个乡镇连片种植乌梅,全区乌梅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达川农村贫困人口也由年的人减少到年的人,特色产业扶贫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乌梅规模化种植在改善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也给乌梅的深加工带来了发展机遇。

在推动乌梅精深加工方面,达川区积极推动相关企业加快技改扩能,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以酿造乌梅酒为主的四川宜华酒业在达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其研发的“青梅发酵技术”荣获国家专利,“乌梅山”系列酒品、饮品远销省内外,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年,达川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一家龙头企业在达川工业园区兴建乌梅加工园,项目投资近5亿元,建成后年加工乌梅可达10万吨,实现加工销售产值达10亿元,这不仅能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必将为达川的脱贫致富作出贡献!

梅果好,花更靓!

属于蔷薇科的乌梅花也极具观赏价值。每年二三月间,朵朵乌梅花盛开,踏春赏梅便成了达州市民休闲娱乐、放飞心情的一种生活方式。

达川区顺势而为,在大力发展乌梅产业的同时,紧紧抓住乌梅花的观赏特征,提前布局,将产业建设园区化、园区建设景区化。目前,万亩乌梅产业园区已经成为遐迩闻名的风景区。

为了进一步挖掘乌梅的历史人文价值,弘扬乌梅文化,年6月,达川区成功举办“中国·达川首届乌梅文化旅游节”。

“花为媒,果为业。”达川区通过展示与乌梅种植利用相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和客商,不仅较好地传播了达川传统乌梅文化,而且还增加了乌梅种植的附加植,有力提升了达川乌梅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煮酒论英雄”,乌梅在达川。小小乌梅果,托举大产业,它不仅铺就了达川决战决胜、脱贫奔康的“金光大道”,也加快了百万达川儿女建设幸福美丽达川的坚定步伐!

来源:人民日报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zhoushizx.com/dzsjj/30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